- 簡介
 |  |  | | 在多數人的觀念中,科學和科技是當代國家發展的首要條件與目標,科學和科技的發展向來與人民科學素養息息相關,國民科學素養的培育則仰賴卓越的科學師資與優質的科學教育推動。 本書作者群長期關心臺灣中、小學科學教育師資培育動向,由臺北、花蓮、臺東三地六所大學的12位科學教育工作者共組「自然領域輔導教師專業發展與培育」研究團隊,並邀請來自美國、愛爾蘭、澳大利亞、日本等國的四位學者,共同針對「成為科學教師的理路」提出多元觀點的論述。 在作者們深入淺出的文字導引下,我們將可獲知科學師資培育的相關理論、實務、模式和發展走向,建構自身對於科學師資發展之知識,及思考科學師資養成的未來趨勢。 | |  |  |  |
|
- 目錄
第一部分 臺灣小學科學教育實習制度現況篇
第一章 國小科學教師的實習歷程與輔導策略/王美芬著/張文華審稿
第二章 「曼托」與師資培育/熊同鑫著/古智雄審稿
第三章 實習輔導研究中的灰姑娘—實習指導教師的觀點/吳麗君、熊召弟著/熊同鑫審稿
第四章 一位師資培育者在研究學校本位實習輔導教師培育方案的學與思歷程—自然與生活科
技領域/熊召弟著/吳麗君審稿
第五章 三個世界觀的互動與交融/張文華、熊同鑫、張若涵著/王美芬審稿
第六章 自然領域實習輔導教師培訓方案之多元專家觀點/古智雄、陳虹樺著/熊召弟審稿
第二部分 他山之石—美、英、澳、日的科學師資培育模式
第七章 新手教師和在職教師攜手合作共同教學以及運作科學課程的研究/Kenneth Tobin著
/熊召弟譯/郭重吉、王美芬審稿
第八章 國小科學課的共同教學/Colette Murphy著/王美芬譯/郭重吉、李暉審稿
第九章 職前科學教師的轉化交會/Stephen Ritchie著/熊同鑫譯/張文華審稿
第十章 一位科學教師的研究與師資培育之旅/五島政一著/張文華譯/郭重吉、譚寧君審稿
第三部分 展望與規劃
第十一章 運用共同產生對話為教與學創造社會與文化適應的課室以及分配的責任/Kenneth
Tobin著/林淑梤譯/郭重吉、張文華審稿
第十二章 視訊會議在共同教學上的應用/Colette Murphy著/古智雄譯/郭重吉、譚寧君審
稿
第十三章 日本的科技教育與教師培訓使用之電視節目的發展/五島政一著/張文華譯/郭重
吉、熊同鑫、劉聖忠審稿
第十四章 臺北市教學輔導教師制度的回顧、現況與前瞻/張德銳著
第十五章 銜接師資培育之職前階段與導入階段之可能方案/Stephen Ritchie著/熊同鑫譯/
張文華審稿
結 語 科學師資培育的省思與前瞻/郭重吉著
|